Skip to main content area
Home
登录
English | 中文
波士顿万家网 波士顿 波士顿生活 波士顿网站建设 boston web design 波士顿租房 波士顿招聘 波士顿二手房 波士顿商家 波士顿黄页

Main menu

  • 首頁
  • 新闻公告
  • 媒体报道
    • 图片
    • 视频
  • 亞美節
    • 第九屆亞美節
    • 第八屆亞美節
    • 第七屆亞美節
    • 第六屆亞美節
    • 第五屆亞美節
    • 第四届亚美节
    • 第三届亚美节
    • 第二届亚美节
  • 亞美藝術團
    • 簡介
    • 成員
    • 活動
  • 亞美報
  • 亞美項目
    • 美國夏令營服務
    • 投資美國服務
    • 亞美社團聯誼
    • 中美桥梁服务
    • 文化藝術交流
    • 齊派(白石)藝術展覽
    • 哈佛麻省理工商業培訓
    • 走進中國服務
    • 贊助者
  • 關於我們
    • 宗旨
    • 聯 繫 我 們
  • 博客
  • 合作与赞助
    • 合作伙伴
    • 赞助商家

You are here

Home

亚美节9月登场 将吸引两万人参与

6月25日,亚美节新闻发布会在波士顿OmniParker House召开,第六届亚美节总策划柏志刚谨代表亚美节组委会邀请社区、社团以及赞助商代表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
Chinese, Traditional
  • Read more about 亚美节9月登场 将吸引两万人参与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 陳毓旋接受本報訪問 暢談明年就任後各種工作大綱抱負


(本報波士頓訊)自從紐英崙中華公所推選出陳毓旋先生為下一屆主席以來,僑社人士反應紛紛,其中一位讀者對本報描述:「華埠現在的情形如漢末三國群雄並起,諸侯各據一方,大有各自逐鹿中原之勢。江山一片,似非「漢家」天下……」

數天來,本報記者都在「追蹤」陳先生,想訪問他,誠如大家所知,陳先生是位大忙人,幾經安排,最後在京都酒家樓頭將他「捉住」,兩杯落肚,完成此筆「檯邊交易」。

據近日本報了解,陳先生當中華公所主席已不是「初哥」了。廿多年前他已當過一屆主席,其時年僅廿七歲!成為有史以來紐英崙(記者想,或者是全美?)最年輕的中華公所主席。

詫聽起來,真有點令人驚異,這麼年青當主席時怎樣「號令諸侯」?不過由於上述讀者的描述啟發,頓覺胸中釋然。想周公謹當年拜大都督,羽扇綸巾,笑談用兵,曹操八十萬軍亦灰飛煙滅!其時也,只是「小喬初嫁了」,即做了「新郎哥」沒有多久而已。自古英雄出少年,何驚異之有?

「陳先生,我知你遲遲不接受提名是因為你太忙。但後來又如何改變初衷?」本報記者問。

  • Read more about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 陳毓旋接受本報訪問 暢談明年就任後各種工作大綱抱負

望鄉台

本報記者

時移世易,旅美的中國人求入籍歸化者多,尋葉落歸根者日少,慣把「涼州作卞州」,即使終老在外,亦安之若素了。

自從中國大陸近年打開了旅遊的大門,僑胞旅遊探親者駱驛於途,只是因歷史、政治關係或經濟、時間等條件所羈,未償素顏者仍佔大多數。

無論歸化而不歸根者,或想而未有機會回鄉一探究竟者,他們其實都有一股共同的情感,就是「望鄉情切」。

「望」是指對鄉土的「欲知之情」,是關懷。也是企盼它變好或變得更好之情,是希望。或者是因民族及文化特性的關係吧,每位華人都算是「望鄉客」。

去年新年前夕,本報波士頓版特約「攝記」,趁回鄉旅遊之便,為本報攝些鄉土風情,並約期兩月,舊曆年過後回來「交差」。

誰料該位「攝記」一去如黃鶴,超過半年無音訊。本版幾經向他的同鄉打聽,都「君問歸期未有期」,真令本報記者急煞。躭他有「意外」,說不定被剃光頭……

目前該位「攝記」湯馬士君,突然回來波城,並帶來千多張照片。原來他只不過娶了

一位嫂夫人,又旅遊多了幾處地方,樂不思蜀,「咐又唔同」。

  • Read more about 望鄉台

望鄉台

本報記者

(本 報波士頓訊)自十三年前無神論者統治了中國大陸便將宗教與迷信等同,視為「人民的鴉片」,通過宣傳、教育、批評、鬥爭,軟硬兼施,令神無處所。文革期間更 發展至打、砸、搶,將宗教文物與歷史文物等視為封、資、修,加以毀壞,令中華文化遭受浩劫,卻大樹特樹了一位至高無上的生「神」,其神聖與神通,無異於萬 能的上帝。

四人幫被打倒後,當局在血腥上慘痛的教訓中自省,那尊「萬家生佛」頭上的光環,慢慢消退,回復其泥塑木離的金身,人們恍然而悟,啊!原來是人,不是神!

那麼現在大陸是不是無神了呢?那又不然,據說,傳統的神祉紛紛「復活」了。

據一些報導,一些廟宇等的香火鼎盛,絡繹於途,頂禮模拜者並北鄉村嫗,而是以年青人為最。

照片是全國的大鎮之一的廣東佛山鎮,農曆新年期間在路邊擺賣的揮春,已恢復寫「天宮賜福」、「定福灶君」等等,而大神(字)小神(字)亦隨處可見,神氣活現、神佛滿天。

照片二是江門的水上人家在虔誠地拜神,曾經不准生產的元寶臘燭,處處可以買到了。

照片三是台山縣三埠的花尾渡。稍為上了年紀的廣東人,尤其是四邑人,都知道花尾渡在廣州與三埠之際的水上交通運輸,城鄉經濟交流起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 Read more about 望鄉台

從富驕到橫暴 抗議日本竄改侵華史

本報記者

「一位家徒四壁的貧苦者,刻勤刻儉,後得契機,風雲際會,迅速致富。成了「發達之人」後,驕氣漸生,目無餘子,睥睨不可一世。進而橫行鄉里,踐踏桑梓。久之,暴戾成性,無惡不作,終於激起民憤,群起抗暴鋤奸……」

這是許多電影故事的「橋」段。其規律是從富貴到驕橫到暴戾,終召滅亡。在生活現實中亦不乏事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從一片廢墟中發展自己的經濟,確曾經歷了一個艱苦階段。其時教訓未忘,創痛猶存,發揮大和民族的群體精神及善於模仿改進的特點,在強 大美援下,既不用負擔車費,又不用向中國提供戰爭賠償,風雲際會,經濟得予迅速成長起飛,從加工業、輕工業到重工業,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嚴然如 「發達之人」。

此後,資本、技術的輸出,跨國公司的建立,驕氣漸長。「老鼠隊」連出國,實行「性旅行」。行為表現惡劣,贏得「經濟動物」之「尊範」。

隨著日本汽車、電子產品的一片毫慢慢遮蓋了東南亞各國曾被蹂躪的土地上斑斑血漬,扶桑三島上陰暗而肥潤的角落裡,又長出一棵一棵軍國主義的毒菌。竄改教書、蓋建偽滿召魂碑、拍攝鼓吹軍國主義的電影等便紛紛出籠了。

  • Read more about 從富驕到橫暴 抗議日本竄改侵華史

亂彈琴官

亞拾

讚了星島日報芝城版有闕中共籃球隊副領隊拒絕記者訪問的消息,真令人感慨。無獨有偶,據知波士頓亦有某中共團體的繙譯「官」,阻撓記者拍照的事件發生,而拍照是經過負責人允准的,甚至連一些代理人及他們的跟班亦擺出一副官架子來。

套 用一句甚有「共產風格」的話來說,這些「官」及「官的效顰者」的表演,不僅是作風問題,更是思想問題,他們常常習慣地視自己為「進步」,「馬列」、「愛 國」,不同流於他們者為「落後」、「腐朽」、「反動」。如果是「反動報紙」或是「非進步報紙」記者當然屬後者,焉得不拿出習慣的優越感,連基本的禮貌也不 顧而擺出副雪藏芋頭糕樣臉孔!

  • Read more about 亂彈琴官

望鄉台

本報記者

去年秋天,波士頓慶祝建埠三百五十週年,適值世界大城市市長會議又在波城舉行,一時冠舊費棄,好不熱鬧。而市長會議期間,波士頓市長懷德與來自大陸的杭州市 市長周峰締約,波士頓與杭州市從此結為姊妹城。當時為探探波城新姊妹的訊息,本報記者曾衝破當地兩位亨哈二將的阻撓企圖,單刀直入訪問周峰先生。光蔭苒 荏,一晃眼又是一年,杭州、西湖、故國神遊,令人好生懷念。

杭州位處鍾山霞秀,風景以西湖最著名,歷史上有西湖十八景,如三潭印月、翠湖春 曉等等美不勝收。此處兩張照片是本報記者所拍,其一是三潭印月,另一是湖心亭。其時是早春二月,殘雪末盡消,而綠芽已新成的時候,人們常形容“風景如 畫”,對西湖而言,則“畫如風景”就高妙了。現在時已深秋,應是“停車愛看颯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時候,想是處處換了如火顏色的景緻了。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究竟有多少值得眷戀的古跡、風景、文物?但舊時王榭庭前燕何在?漢家宮闕早巳退顏色,秦淮舞榭亦灰飛煙滅,唯西湖歷久而常春,綽約多姿如昔。

  • Read more about 望鄉台

望鄉台

本報記者

雙十辛亥革命七十週年在即,全球華人真是普天同慶,都在不同的地點用不同的方式在擴大慶祝,連中共都不例外,其名項慶祝中,最突出的是大力宣揚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並特別介紹了各地孫中山先生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及國父的革命事跡,還歷史的本來真實面貌。

本報有幸,於此光輝的節日亦能向讀者提供一份孫中山先生的歷史文物,以示紀念。

照 片上的一幅卷軸墨寶乃孫中山先生手書:「聰明才智大者,服千萬人之務;聰明才智小者,服十百人之務」。據知,數十年前,一位友人的祖父因築路有功,接受一 項「南京嘉獎令」時,國父贈予此份卷軸。時至今日,紙質已變黃變霉,可見邊緣亦已殘破,但該墨寶持有者的後人,仍盡量小心地保存在三埠鎮鄉下家中,視同拱 璧。

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功績盡人皆知,其對鞋印不折不回,為國家民族鞠躬盡瘁,大公無私,甚至連總統位亦可以讓出來的偉大人格,古往今來,誰 與之相比較?國家權柄之袞袞諸公能以孫中山先生之身則,大公無私,推而及廣,社會人士不分才智大小,都以服務為已任,則神州大地,正如孫中山先生所稱: 「天下為公」;仁山社稷,亦如「大同篇」所描述:「世界大同」。

  • Read more about 望鄉台

亂彈琴 文化的沙漠

華記

中原有夢歸千里;秋月無邊照萬家,民主何方,兩岸丹心咸寄望;治權服務奚掌,滿腔熱血總翻騰。

今年的波士頓華埠,盛會一連串,先有洪門民治黨懇親於前,繼而有梅氏懇親,伍胥山懇親,全美排球塞在此舉行競賽,及中秋節大會,為華埠平添不少熱鬧。

在各個盛會中,我發覺波城華埠有秒少飽學之士,從上述兩幅封聯中,可以意會到不論命意、遺詞均是一流之作,對仗工整,同時也能表達作者雖然去國萬里,但無時不心懷故國,但求化干戈馬玉帛,使中原統一,人們過著和平寧靜的生活為願望。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人同情於懷士兮豈窮獨而異心,我國有五千年的文化,前賢遺下一般文章、詩詞、歌賦,均可以發人深省。

在現實社會中,文學的價值可算是等於零,所謂饑不足以為食,寒不足以為衣,但文學的修養可以令我們明事理、辦事非,所以修心養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過份功利的社會,未必人人達到成功的願望,我們所謂成功,亦無非是多賺金錢,多購樓房屋宇,多購股票等等,但芸芸眾生,成功者有幾多?到頭來一無所有,落得精神空虛,倒不如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Read more about 亂彈琴 文化的沙漠

亂彈琴

本報記者

琴是用來彈的。彈者通常照樂譜彈出音樂,用技術和理解去演繹,受樂譜限制。

亂彈琴者,即不受樂譜限制,你喜歡怎樣彈,就照彈是也。好處是彈錯可以再彈;可以離晒譜地彈;也可以不同一個個地彈, 口是彈者心中還是有音樂的;有時即興也彈出些好音樂。一些偉大的音樂家如貝多芬,如魯賽斯坦,亦會在「亂彈」中彈彈下彈出靈感,彈出偉大的樂章。

本版「地盤」有限,沒有社論及副刊,因為主筆及老編都在香港或紐約。為了加點類似社論或副刊的內容,本報特設「琴台」一座,讓讀者發表議論,「彈下琴」以抒懷。當然了,此「彈」是有別於音樂之彈,而是議論的「彈」了。

你可以彈得「離晒譜」,「彈完又彈」,或者「調高半音去彈」,但老編要求彈得「有音樂」便是,彈得太吵耳,恕不「播放」!

現在首先由亞文群溝壑一文,亂彈一通,希望陸續有「自來彈」者,彈彈下亦如大音樂家一樣,彈出「天籟之音」。

溝壑

火星上據說滿佈着「運河」,如蛛綱一樣交織,經探險衛星拍回大量照片研究的結果,只換來一群科學家的一聲驚歎,噢,天外溝壑縱橫!此外別無妙得。

其實人間的溝壑比天上的還多,實在更值得科學家去研究和驚歎。

  • Read more about 亂彈琴

Pages

  • « first
  • ‹ previous
  • …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 next ›
  • last »
Copyright © 2025 Asian Amercian Association of Boston.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www.bostonwebpow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