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area
Home
登录
English | 中文
波士顿万家网 波士顿 波士顿生活 波士顿网站建设 boston web design 波士顿租房 波士顿招聘 波士顿二手房 波士顿商家 波士顿黄页

Main menu

  • 首頁
  • 新闻公告
  • 媒体报道
    • 图片
    • 视频
  • 亞美節
    • 第九屆亞美節
    • 第八屆亞美節
    • 第七屆亞美節
    • 第六屆亞美節
    • 第五屆亞美節
    • 第四届亚美节
    • 第三届亚美节
    • 第二届亚美节
  • 亞美藝術團
    • 簡介
    • 成員
    • 活動
  • 亞美報
  • 亞美項目
    • 美國夏令營服務
    • 投資美國服務
    • 亞美社團聯誼
    • 中美桥梁服务
    • 文化藝術交流
    • 齊派(白石)藝術展覽
    • 哈佛麻省理工商業培訓
    • 走進中國服務
    • 贊助者
  • 關於我們
    • 宗旨
    • 聯 繫 我 們
  • 博客
  • 合作与赞助
    • 合作伙伴
    • 赞助商家

You are here

Home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十一) 生命在於服務(下)

本報觀察員

(七)重視每一個新興與社團的參與。新興社團愈來愈多,本是正常的發展現象。如果新興社團未都成為中華的成員,則中華不能代表這些社團。所謂代表紐英崙全僑,豈不成為「賈(假)大空先生」?

中華雖聲稱歡迎社區社團加入,有「包容的氣量。但這裡有個根本問題就是:是開明、好客的主人,還是忠實、誠懇的僕人。」

既然中華立意在全僑,則全體僑胞及僑胞的組合各個組織,便是主人,中華是服務大眾的「僕人」。正如民主社會的官吏,對選民亦自稱為「忠僕」一樣。中華何不組成代表團,親訪各新興社團,聽取他的意見。又再解釋中華的宗旨,邀請及勸說社團加入中華,共謀社區的利益?這損害中華的尊嚴,相反才顯出它的誠意、謙虛及大度。

(八)重新作會員的登記。多年來,中華的組織重心放在姓氏團體基本會員上。時至今日,連華埠有多少商號?中華也沒個底。更不必說紐英崙的六百間餐舘的名稱、公佈、東主及員工了。其實,餐舘業仍是支撐全僑經濟、生活、就業的基本力量,從業員最多。

  • Read more about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十一) 生命在於服務(下)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十一)生命在於服務(上篇)

有位中華公所當事人,見本報連篇累積地寫文章論中華,一論,再論,乃對本報觀察員說:「你對中華似有許多批評、不滿。但我問你,中華應該怎樣做?」

問題問得好。

明朝有位大儒顯炎武會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將天下作匹夫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天下。天下之興亡,不僅是皇帝、王公大臣的責任,匹夫也有責。

中華公所既然稱為全僑的公所,中華事務也應該是全僑的事務,不僅僅是少數人有貴。僑眾對中華除了有批評、監督、參與的權利,與亡亦有責也。批評、不滿亦是一種關切。不聞不問,或只會三呼萬歲,不見得就是好事。

於是觀察員思考這位當事人的問題:「中華應該怎樣做」?又以這問題問一些相識或不相識的僑胞:「你應該怎樣做?」這些僑胞又以同樣問題問他們相識或不相識者,結果問出一大堆「怎樣做」來。雖然講或紙上談兵比實際做容易得多,但還是整理寫出來,免至於浪費僑眾的腦汁。而凡事要實行做,構思是第一步。

(一)修改中華章程。使六十年代之章程,趕上八十年代之實際。章程為行動的法則,許多已不合事宜,老皇曆對新地理,制肘難免。事實上亦有許多中華議員談論要修改章程多時了。千改萬改,以「體制改革」為首要。

  • Read more about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十一)生命在於服務(上篇)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十一)生命在於服務(上篇)

本報觀察員

華人在美國經曆了百多年的奮鬥,現在人才輩出,尤其在科技這方面;經濟力量也開媽積聚,從美國社會中最低層,變得嶄落頭角。但人數不竟太少,全國不及百萬。即使以最高的生殖率加促「生產」,一二百年後,在美國仍會是少數民族的少數。因此在「嶄露頭角」,提高質量的同時盡可能地聯合,團結成一個母體,才能顯出力量。中國人的團結一致地就成為頭號大事。

但有著名的社會學家發出一句「至理名言」:「一個中國人是可怕的,但三個中國人在一起,便不必擔心了;一個日本人沒什麼了不起,但三個日本人在一起便可怕了。」(大意)社會學家解釋,一個中國人很努力奮鬥。三個人組合便「鬼打鬼」了。而日本人剛剛相反,三個人便扭合成一股力量。

又有個數學公式是:正乘正得正乘負得正。正乘負得負;負乘正得負。

三個中國人在一起便出問題了,紛爭便產生,結果力量被自相抵銷,好似數學公式正數乘仙數,或負數乘正數一樣,結果都等於「負」。

社會學家的「名言」,道出「中華民族性」的弱點(也是悲哀),一些組合,或一引起生意股份公司合作者,初則志同道合;繼則各處山頭;進而小小事起紛爭;最後意氣取代理智,結果只有一拍兩散。這種事例還見得少嗎?從此亦可知華人要組成一個有力的「母體」是何等困難事!

  • Read more about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十一)生命在於服務(上篇)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九)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單(下篇)

本報觀察員

華人在美國經曆了百多年的奮鬥,現在人才輩出,尤其在科技這方面;經濟力量也開媽積聚,從美國社會中最低層,變得嶄落頭角。但人數不竟太少,全國不及百萬。即使以最高的生殖率加促「生產」,一二百年後,在美國仍會是少數民族的少數。因此在「嶄露頭角」,提高質量的同時盡可能地聯合,團結成一個母體,才能顯出力量。中國人的團結一致地就成為頭號大事。

但有著名的社會學家發出一句「至理名言」:「一個中國人是可怕的,但三個中國人在一起,便不必擔心了;一個日本人沒什麼了不起,但三個日本人在一起便可怕了。」(大意)社會學家解釋,一個中國人很努力奮鬥。三個人組合便「鬼打鬼」了。而日本人剛剛相反,三個人便扭合成一股力量。

又有個數學公式是:正乘正得正乘負得正。正乘負得負;負乘正得負。

三個中國人在一起便出問題了,紛爭便產生,結果力量被自相抵銷,好似數學公式正數乘仙數,或負數乘正數一樣,結果都等於「負」。

社會學家的「名言」,道出「中華民族性」的弱點(也是悲哀),一些組合,或一引起生意股份公司合作者,初則志同道合;繼則各處山頭;進而小小事起紛爭;最後意氣取代理智,結果只有一拍兩散。這種事例還見得少嗎?從此亦可知華人要組成一個有力的「母體」是何等困難事!

  • Read more about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九)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單(下篇)

1985/12/17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十一)生命在於服務(上篇)

有位中華公所當事人,見本報連篇累積地寫文章論中華,一論,再論,乃對本報觀察員說:「你對中華似有許多批評、不滿。但我問你,中華應該怎樣做?」

問題問得好。

明朝有位大儒顯炎武會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將天下作匹夫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天下。天下之興亡,不僅是皇帝、王公大臣的責任,匹夫也有責。

中華公所既然稱為全僑的公所,中華事務也應該是全僑的事務,不僅僅是少數人有貴。僑眾對中華除了有批評、監督、參與的權利,與亡亦有責也。批評、不滿亦是一種關切。不聞不問,或只會三呼萬歲,不見得就是好事。

於是觀察員思考這位當事人的問題:「中華應該怎樣做」?又以這問題問一些相識或不相識的僑胞:「你應該怎樣做?」這些僑胞又以同樣問題問他們相識或不相識者,結果問出一大堆「怎樣做」來。雖然講或紙上談兵比實際做容易得多,但還是整理寫出來,免至於浪費僑眾的腦汁。而凡事要實行做,構思是第一步。

(一)修改中華章程。使六十年代之章程,趕上八十年代之實際。章程為行動的法則,許多已不合事宜,老皇曆對新地理,制肘難免。事實上亦有許多中華議員談論要修改章程多時了。千改萬改,以「體制改革」為首要。

  • Read more about 1985/12/17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十一)生命在於服務(上篇)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十)潛力巨大 根深蒂固

本報觀察員

中華公所本身有巨大潛力,這潛力亦是中華的重大資產,為許多社團組織所沒有者:

一、中華的宗旨立足於全僑。細細分析其宗旨來自中華文化傳統的「仁」和「義」。這就是賦予中華有長久的和廣泛的凝聚力。歷久而不散,歷艱辛而不倒。

二、是個跨州的組織,與各地中華公所/會館同聲相求,同氣連枝,互無呼應。遇與全體華人有關的大事(例如陳果仁命案),可以互相支持。

三、是僑社一個最大組織,歷史最悠久。現在包括有二十六個基本上與中華無矛盾。

四、奠定了物業基礎。中華——廣教大樓,成為中華永久性大本營。如果將來縣市佛街的中華大樓可以完成興建計劃,中華將能奠定一個能維持目前環境的經濟基礎,(如要發展另論)

  • Read more about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十)潛力巨大 根深蒂固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九)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單(下篇)

上篇

本報觀察員

由于中華公所存在著人力、物力、章程及其他方面制忖等實際困難。要開展多項服務:要在多元化又滾滾向前的僑社中,保持二十年前那種領導、駕御的地位,追上時代的步伐,許多僑你敢不表樂觀。即使是一引起社團領袖,亦不表樂觀。

某次,一些僑胞及社團領袖,曾談論能否組別的組織「替代」中華?本報觀察員請「絕不能」。因此,觀察員被質問:何以本取如此維護中華公所?觀察員便講出自己的意見:

  • Read more about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九)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單(下篇)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 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單

上篇

本報觀察員

由于中華公所存在著人力、物力、章程及其他方面制忖等實際困難。要開展多項服務:要在多元化又滾滾向前的僑社中,保持二十年前那種領導、駕御的地位,追上時代的步伐,許多僑你敢不表樂觀。即使是一引起社團領袖,亦不表樂觀。

某次,一些僑胞及社團領袖,曾談論能否組別的組織「替代」中華?本報觀察員請「絕不能」。因此,觀察員被質問:何以本取如此維護中華公所?觀察員便講出自己的意見:

孔子弟子閔子騫,母早喪。隨繼母及繼母所生的兩個弟弟一齊生活。子騫父外出為官,不常歸家。某冬回家,見三個兒子均穿棉襖,獨子騫一人在發抖。詳細檢驗之下,發覺子騫所穿的「棉衣」,只是蘆葦花,而不是棉花。子騫父發現此秘密之後,大怒,知繼室厚待已出,而薄待子騫,乃實行「休妻」。子騫知後,跪求父親收回成命,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其顧大局、忘小我、髙瞻遠矚故事,列入「孝子傳」。值得稱道的是其「智孝」乃大大有別於封建社會的「愚孝」者。

中華公所雖然有困難、有缺點,甚至遠未能達到僑胞心目中對「紐英崙全僑最高機關」的祈望。但其歷史性作用一直在發揮。時至今日,仍沒有任何組織可以比擬和代替。

但凡僑社遇到關係全僑的大事,中華便為捍衛全僑利益,義不容辭。試舉十多年來例子:

  • Read more about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 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單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 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單

上篇

本報觀察員

由于中華公所存在著人力、物力、章程及其他方面制忖等實際困難。要開展多項服務:要在多元化又滾滾向前的僑社中,保持二十年前那種領導、駕御的地位,追上時代的步伐,許多僑你敢不表樂觀。即使是一引起社團領袖,亦不表樂觀。

某次,一些僑胞及社團領袖,曾談論能否組別的組織「替代」中華?本報觀察員請「絕不能」。因此,觀察員被質問:何以本取如此維護中華公所?觀察員便講出自己的意見:

孔子弟子閔子騫,母早喪。隨繼母及繼母所生的兩個弟弟一齊生活。子騫父外出為官,不常歸家。某冬回家,見三個兒子均穿棉襖,獨子騫一人在發抖。詳細檢驗之下,發覺子騫所穿的「棉衣」,只是蘆葦花,而不是棉花。子騫父發現此秘密之後,大怒,知繼室厚待已出,而薄待子騫,乃實行「休妻」。子騫知後,跪求父親收回成命,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其顧大局、忘小我、髙瞻遠矚故事,列入「孝子傳」。值得稱道的是其「智孝」乃大大有別於封建社會的「愚孝」者。

中華公所雖然有困難、有缺點,甚至遠未能達到僑胞心目中對「紐英崙全僑最高機關」的祈望。但其歷史性作用一直在發揮。時至今日,仍沒有任何組織可以比擬和代替。

但凡僑社遇到關係全僑的大事,中華便為捍衛全僑利益,義不容辭。試舉十多年來例子:

  • Read more about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 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單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八) 當事人之心聲(下篇)

本報觀察員

中華公所的當事人等,尚對本報吐露其他方面之心聲:

「有時我覺得一些僑胞對中華有誤解,又很難向他們解釋或溝通。例如對興建牌樓一事,坊間便有貪污的謠傳。其實牌樓是中華民國政府贈送;興建費用來自基金會及市府。錢完全不經過中華者,中華公所只有協助出力。你們星島亦有將來龍去脈詳細報導過。但一引起人似乎不經大腦思考。

」我經常聽見一些人指責中華這些沒做好,那些沒有做。這又不是,那又不是。但是他們有沒有自問:自己究竟又為中華公所做了些什麼?雖然不能盡善盡美,但已盡力而為。有時不為外界體諒,反而諸多指責。人有時亦會有心恢意冷,罷手的一天。

「我覺得中華公所算係咁樣了,以這樣的條件下,做了許多事。我們有成人英語職業訓練班,有廣教學校。其他工作如果我們佔手,便和其他社團爭「分」(譯音,指政府或有關機構資助之經費。)目前中華唯一可以做的祇有社區房屋。其餘老人事務、英文教育、醫藥等等,已有社團做了。

「你不要對中華公所有太高的祈望和要求啊,中華本來就是這樣工作的哩。所謂改革,牽一髮動全身,談何容易。這幾年算好的哩。

  • Read more about 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之八) 當事人之心聲(下篇)

Pages

  • « first
  • ‹ previous
  • …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
  • next ›
  • last »
Copyright © 2025 Asian Amercian Association of Boston.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www.bostonwebpower.com